<Prospecting Facebook: the limits of the economy of attention>、
<The socio-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labor: Converting play into YouTube money>兩篇論文,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與日常,不過,也很可能因為沉浸其中,而忽略其中的觀察面向,同樣是數位勞動,上學期讀的Free lunch和賽伯人是一種政治經濟學或是剩餘價值的討論面向,相對就比這週的讀物分析更加批判,也更認為把數位閱聽人的數位足跡拿來作為資本累積,就是剝削的象徵。然而,這週的讀物,比較沒有這種意味,所關注的是偏向平台整體技術結構與運營架構,感覺是能夠讓我們作為期末延伸的一個參考。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見了許久不見的老朋友,總算能對人說自己過得很不好,但自己明白,不能說出口的原因,仍然只能放在心底。

其實躲在這裡寫這些東西,只是某一種自我安慰,因為知道不會有人來看,而我也沒有特別想要讓誰知道我很難過,還是說,其實知道就算誰知道了我很難過,又怎樣呢?就一直抱著這樣的低落安靜的以淚水喂養自己。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確定自己喜歡什麼,需要長途跋涉的嘗試與探索。

了解自己,好像是一輩子的事情。每天我們回答各式各樣的問題,吸收四面八方的資訊,關注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消息,可是自己呢?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人狀態不好的時候,什麼都差。

心情不好,看什麼都不好,做什麼也都做不好,提不起勁,也沒什麼力氣,身心靈都很母湯耶。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進到研究所以後會發現其實好難解釋你在研究所都做了些什麼,也許你可以簡單的講你修了什麼課,做了什麼主題,但是可能別人會覺得,這樣也可以是研究哦?等等。

研究生所受得訓練,其實是如何「完整」的完成一份研究。我們所談到的主題,可能是研究的結論、核心價值或是如何執行,但是論文是一整份的,並不是只有這些片面的要點而已。

文章標籤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加油」,每天都和自己說。


碩一下的第三週,一切都已經在軌道上快速運行,四堂裡裡有一堂課已經剩下週課程,兩堂課已經完成導讀,剩下的就是無盡的paper跟個人小論還有小組報告。永遠追不上的閱讀量,除了花費所有力氣吸收,靠讀書會激發更多腦力,每個不深夜歸不了宿舍的夜晚,已經成了慣性的生活。

文章標籤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濱野智史(2008)。架構的生態系: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?》。蘇文淑(譯)(2011),大藝出版。

網路滲透已有二十年以上了,我們將各種「理想」與「夢想」托付給網路新媒體,無論是經濟論到媒體論,或從工作方法到人生觀,網路已成為人們寄附各種大小希望之「依托」。
究竟資訊技術帶給社會什麼樣的變化?我們已經沒辦法單純去評論網路的好壞,我們有必要適當的掌握住實際情況及架構。
文章標籤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一間在新竹火車站附近新開的早午餐😗

說實在新竹火車站附近的早午餐都有點小貴,這間新店真的是新大陸,絕對可以成為愛店的那種

文章標籤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跟寶很漫無目地的走在學士路上,一直想不到吃什麼,轉個彎發現一間拉麵

IMG_2928.JPG

文章標籤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當時寫這篇是因為加入美樂家才能買這個,但現在沒洗毛精可以買了,就跟上線討論要退會員。

文章標籤

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