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<Prospecting Facebook: the limits of the economy of attention>、
<The socio-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labor: Converting play into YouTube money>兩篇論文,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與日常,不過,也很可能因為沉浸其中,而忽略其中的觀察面向,同樣是數位勞動,上學期讀的Free lunch和賽伯人是一種政治經濟學或是剩餘價值的討論面向,相對就比這週的讀物分析更加批判,也更認為把數位閱聽人的數位足跡拿來作為資本累積,就是剝削的象徵。然而,這週的讀物,比較沒有這種意味,所關注的是偏向平台整體技術結構與運營架構,感覺是能夠讓我們作為期末延伸的一個參考。
<The socio-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labor: Converting play into YouTube money>兩篇論文,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與日常,不過,也很可能因為沉浸其中,而忽略其中的觀察面向,同樣是數位勞動,上學期讀的Free lunch和賽伯人是一種政治經濟學或是剩餘價值的討論面向,相對就比這週的讀物分析更加批判,也更認為把數位閱聽人的數位足跡拿來作為資本累積,就是剝削的象徵。然而,這週的讀物,比較沒有這種意味,所關注的是偏向平台整體技術結構與運營架構,感覺是能夠讓我們作為期末延伸的一個參考。
我認為在Facebook中提到的注意力經濟與最近的時事結合還滿有感的,以郭台銘參選的事件來看,無論他是否有被支持或認同,都在社群上引起了非常大的關注,在新聞媒體上更是被大肆播送,而這份關注背後的股價波動,使鴻海成成功享受了這份注意力經濟帶來的好處,當然,這是不是計劃好的,也很難說。又再回想起去年九合一大選時,台北市長候選人吳萼洋的「蜂蜜檸檬」風潮,更是在原本就是高關注度的選戰期間造成了討論的焦點,市長的辨論會,最大的討論熱點竟然是蜂蜜檸檬,還帶動了有蜂蜜檸檬產品的超商與電商營業成長,被譽為「最強業配」,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,不得感嘆,人們的注意力真的是經濟的原動力。
若撇開商業利益來談,我們在Facebook上看到「網軍」、「假帳號」進行「帶風向」或是「散發假消息」等狀況,也脫不開注意力的討論。這些手法的目的是得到高關注,而不在乎一般使用者關心的內容正確性、資訊邏輯等,只要能夠產生很大的流量,他們就有可以從中作梗的機會,這也是其中可以獲取金錢(網軍可以得到工資)或是社會資本(企圖影響輿論的人可以成功)的地方。
而注意力經濟最大的價值,似乎也就從招股說明書(Prospectus)的部份可以了解,這甚至不需要懂商業或是經濟。試想,一間公司要尋求股東或是投資者,一定是放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在這份招股說明書裡來說服他人。因此,當Facebook不僅是把自己擁有多少用戶拿來作為招商籌碼,甚至更細緻的把Facebook上「人們的活動」來區分計算成本,每月活躍用戶(MAU)或是日常活躍用戶(DAU)等,有點像是想盡辦法把同樣的東西用不一樣的名目來賺錢,一樣是用戶,我用不同的計算方式,就能夠賣出更好的價錢,當然這背後可能就需要更精準的計算系統、維護等等,但歸於結論就是很大的商機。
而在Youtube這篇的討論中,作者所提出的YouTube數位勞動架構中,訂閱戶如何成為流動的貨幣單位,並且轉換為實況主的社會資本的部份,有滿多可以討論的,雖然文中是以遊戲為例,不過套用到其餘類型的影片似乎也都合理,以大胃王食量吃播起家的「千千進食中」,除了一般固定的吃播直播、各式大份量料理主題影片之外,也會透過與同性質的大胃王選手或是其它類型的Youtuber合作,便有機會吸引到不同分眾的粉絲,而這當中的粉絲流量轉換,就可以解釋成訂閱戶的流動貨幣的一種型式,另一角度是她也藉由開發產品千拌麵來開發另一種營收渠道,而這時原本的頻道影片粉絲,也有可能流動成去買拌麵的實體客戶,訂閱戶若被視為貨幣時,就會不斷的被開發新的價值。
當閱聽人的數位足跡已經必然成為商品,其中的流動狀態可能就成了某種結構,例如在Youtube上觀看的推薦,背後就有許多原因,可能是因為一樣看了這支影片的人看了什麼,或是一樣年齡層的人看了什麼(有登錄帳號,且資訊正確的前提),又可能是我們曾在Google上搜尋過的什麼,都很有可能。總之,我們不能保證自己的足跡會被拿來怎麼賣,但可以感受到過去到現在,賣的方式真的是愈來愈多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