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關於人的觀點,所謂惡的背後,呈載了哪些人,比較是回到人身上。人是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,帶著討論題目的心態去看戲的時候,在這個框架底下就可以做很多的討論。
 
「我們 」是重點。透過看劇中的他們,體會到 他們 就是 我們。獨特存在的他們都是在我們生活中會有類似的問題,但我們識而不見。
 
蒔媛表示:害怕死亡、不了解死亡,所以想寫這個主題。這是很另人恐懼跟不安的。
 
林:做為一個導演,能把你看劇作家的故事時,如實的陳述當時的感動,傳達劇作的理念,是導演該做的。
 
公視提案成功的原因:選角的成功、
 
導演有想法,然後去找了一些人來完成,這是作者論的角度,但其實在產業裡,是比較少見的。
 
製片先決,覺得某個版權有趣,買下來,然後找了導演來拍、找了編劇來改。在電視劇產業中,大部份是這樣的。而且導演可以做的發揮其實很少。
 
與惡是編劇先決,透過跟公視合作,有機會用大數據田調。
 
拍片是一群人的事,最後片子是一群人的共同創作。
 
與惡到底做對了什麼?讓它跟過去的台劇有點不同?
a:與惡在產製中,是個非常平衡的劇組,沒有人堅持己見、過於強勢,所有人站在滿好的位子去互補。是一個合作滿好的樣子。不是沒有情緒,而是相對一個好的組合。
 
戲劇工業裡的導演,都做些什麼?
文字變成影像,像是在做一個翻譯的工作。
翻譯者也是個創作者。刪、加都應該是因為理解、認同編劇,才做的。
 
療癒核心:
沒有明確的定義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像,用比較嚴肅的態度來面對悲劇,通常古典悲劇的設定就是它的道德標準很高,你認為是美德的事情,然後你就會覺得他是這麼好的人,怎麼會發生這些事呢?好可惜。
 
導演是在「場面調度」。監督一場戲會如何產生的人,處理戲劇現場所有細節的人。
 
美術如何幫助戲劇的敘事?從直觀的印象當中就可以得出的結論。這些細節有符號意義,透過適當的美術設計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。
 
營造這些一個新聞世界的時候,他的細節就可以很真實。這些美術細節都是在幫助一個故事表達。
 
化解對立的場域,木桌、盆栽、提供一個好好說話、好好釋放情緒的地方。
 
表演先決,所有一切都只是在背後支撐 表演。
 
剪輯:
人物先行與節制。
能不能捨得取捨,以整片的邏輯來思考每一個畫面。
 
音樂:
偏滿,
引導與定義:電視劇是小螢幕,不能輕輕點一下。
 
如果先貼上標,你理解這個標是怎麼來的,那你就能夠有機會撕下來了。顯示出一些標者的難處,各自的選擇與辯證,提出當中的無可奈何?你看到這些標怎麼貼上去的,就理解了標是怎麼貼上的,那就有撕的可能了。
 
對人性的理解比原本的想像還要更有希望一點,在看到面對這些議題時,是願意去同理的。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Ni砸惑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