濱野智史(2008)。《架構的生態系: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?》。蘇文淑(譯)(2011),大藝出版。
本書不將網路當成「媒體」,而是當成「架構」。將網路上的服務與工具,當成是某種形式的「建築」,或是眼於其「結構」。
要讓「規範」或「法律」的控制手法有效,事前必須讓受控制方,經過「內化」價值觀或規則的過程。
但如果是「架構」,不管受控方擁有怎樣的價值觀或想法,就技術上、物理上都已經被封閉了行為的可能性。
突然出現從不存在的規則,當然會感到不快,但只要出現一段時間,它就會從「物理上」的制約,轉變成「自然的」制約。
google就像是溫床一樣,從中衍生一個個(安定的)新社群網站,形成某種生態系。
進化並非「變化成更好的事物」,而是「分化成更複雜的事物」。
Google雖是全自動的姿態,沒有直接經過人類之手,卻也間接得到人類的協助。
Google讓人間接且無意識付出「貢獻」,精準掌握「架構」特性。
以架構進化的觀點來看,部落格會自動讓機制成為「便於Google搜尋的網站」。
降低使用門檻,就能讓新的使用者進到這個世界來。
每當新的媒體出現時,上一代總會拋來嘲諷式的「否定」言論。
部落格成長至社群網站的原動力,其實在於它的架構特性 (部落格的固定網址跟google的網頁排名相容性)
「全球資訊網 -> Google -> 部落格」呈現生態系的三種現象:
人與資訊的流通
- 被稱為web2.0產物的各種網路服務間的關係
- 金錢的流通
- 帖子流(流動率高)
- 拷貝貼(轉載行為)
社團的堅固,對外來者而言是門檻。
匿名制度是為了屏除網路上的「階級制」
類於「想像的共同體」國家主義運作方式之-丸文字「可愛共同體」與「嘲諷共同體」的人際關係機能。
與其說「日本是集團主義,而美國是個人主義」,不如以「安心社會/互信社會」來區分。
封閉式的mixi是想創造出安全且讓人放心的社群。可參考FB近期新聞 ->https://reurl.cc/A47dY ,總覺得有點轉向mixi的做法。
日本的社群網站不管是部落格、sns,基本就表面上的層次而言,雖與美國用的是同樣架構,但隨著使用者的欲望和交流方式不同,展開了不同的開創過程。
P2P,peer-to-peer「點對點連線軟體」,意即「使用端」對「使用端」(Client to Client ) 通訊技術,能讓所有的設備不用經過中央伺服器,便能直接聯通散佈資料。
winny在架構中,讓使用者誤以為自己是站在搭便車的立場,但結果卻經由cache機能在不知不覺間合作。
以winny結構,佐證以「架構」實現社會秩序,便是極為成功的「架構」特徵。
同期媒體與非同期媒體的時間差與區分方法,作者分析為Twitter「選擇性同期」、Niconico「類同期」、第二人生「純粹同期」。
資訊環境(架構)的出現,而形成了這種「複製技術」的必然進化。
日本網路上特殊的日本型社群網站,被稱為「加拉巴哥式」,在於其「連結的社會性」。
Niconico的交流把留言的「後設層次」做為「對象層次」,讓影片脫軌到能當成享樂話題的對象物。
日本文化特殊性:「宅文化」特有的欲望及接受型態。
數位內容的生態系:後設角度vs無反省/後設。
如果想快速改善原始碼及有效除錯,那麼最簡單有效的方式,就是讓使用者來當共同開發者。
Niconico的共享「共感情境」的介面方式,能將數位內容評價準則從主觀提升到客觀。
「有限客觀性」:對社群內而言,是普遍又客觀的基準,但從社群外來看卻完全無法理解。
資訊社會就是將這種「有限客觀性」的有限範圍,以架構(資訊環境)來區分的社會。
現今所有的作品與產物,其被消費的重點已不在於包裝在書等「容器」的「內容」本身,而在於能否有效喚起人際「交流」的作用。
架構的進化,與其說是因為新技術而受到推進,其實都是因為在架構中「埋入」了即有的應用,而孕育出進化。
數位內容的生態系將益趨擴大,為了理解其豐富與多樣性,深入其他文化圈與數位內容時,通常會以存在的文化來解讀使用記錄,但是作者提出逆向從積存的「使用記錄」中,把讓人覺得「真實」的「文化」讀取載入。
進化過程是立足於上一個世代社群網站的基礎,反覆在同一個世代的社群網站間成長與衰退。
把網路當成生態系來看,一方面意謂人們以樂觀態度來看待網路的成長與進化,另一方面卻也代表網路雖由人所創造,卻已是不受人控制的外在規範力。
只能去理解這個生態系的「規則」,找出適合它的對應「方法」跟「應用方式」。
本書所闡明的,是架構在規範、法律、市場及文化等其他要素的交互作用下,所產生的進化過程。
本書想做的提案是試著把「生態系」這種認知模式的適用對象,從「網路」擴大到「社會」。因為「社會」原本就應該比網路複雜,也是由更多玩家組成的生態系。
我們可以拿「架構」這種新道具,開創出前往進化的通道 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