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海報皆取自官網
迪士尼的電影大部份都是童年看過了,長大有時候會忘記,就會有一些機會重看。
《花木蘭》這部片我是在勞動節連假看的。
其實會點開真人版,單純因為過年重看了一次動畫版,坦白說花木蘭整個故事,以現代價值觀而言,多少會有點無奈。就想說,啊…那來看看真人版我會怎麼重新詮釋好了。
這版花木蘭的故事主軸其實沒變:一個為了家人、為了忠義的女孩,偽裝成男人上戰場,最後在戰場上證明自己,也讓天下看見女性的力量。很正確、很現代追求,但不知道是不是主角光環太重,所以會有點刻意的尷尬感。
劇情裡加了一些新的角色設計,比如匈奴找到了一個有所幫助的女巫,前期明明是敵人,但後期只因為同為女性,就幫助了她,感覺有點太強烈做對比,不是很自然。
說實話,真人版的節奏對比動畫版來說可能偏慢,感情線其實也表現得不算亮眼,就是都安排得很有痕跡。
不過有明顯表現出來她不是為了討好誰,也不是為了符合家族期待,也不是為了證明女人可以「像男人一樣強」。她只是在每次的困境裡,思考自己能做什麼,真誠的去做了,只是比較幸運的是,大部份的人都站在她那一邊,所以不是一場悲劇,但往往現實不會這麼順利。
這部片的結局仍是回家,不過家人是驕傲地接納她,按照東方文化,應該是會大打巴掌(?)
還有她中途被揭穿身分時,那種羞愧和自我懷疑,也很像人們有時候為了生存而偽裝的情況
電影開頭維持著「女生就是應該怎樣怎樣」的劇情,從家庭到婚姻,都寫滿了。但木蘭選擇了代父從軍,在軍隊裡也迷失著自己為何要隱藏實力,但確實如果真是脫掉戰甲就變強也沒那麼合理,但就是比較具象化的退去束縛,也是一種表現形式。
感覺得到想要呈現正向、想鼓勵:不是你做什麼才成為一個值得被認可的人,而是你夠誠實、夠真實地活著,就很美。